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什麼時間最適合觀賞鳥兒?
  怎樣用科學手段追蹤到鳥兒?
  如何分辨哪些很相似的鳥兒?
  為什麼說鳥類是「大自然的工程師」?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出版精選118種鳥類,210多幅精美彩圖、全面細緻,鳥類愛好者的常備觀賞圖鑒

  本書將帶我們實地探索鳥類的世界,認識鳥類的形態特徵,聲音、食性、季節特徵,學會鑒別易混淆鳥類。在觀賞鳥類的同時,領會人與自然如何友好相處。

本書特色

  1. 權威性。由法國Dunod出版社與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聯合出版。

  2. 採取了指導手冊的形式,配有260餘幅插畫、圖片,鼓勵讀者走入自然當中,認識鳥類,領會人與自然友好相處之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吉蓋(Frédéric Jiguet)


  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高級講師,著有多部鳥類學作品。

目錄

閱讀說明

第一章 探索鳥類的世界
 整裝待發
 什麼是鳥?
 辨認鳥類的竅門
 
第二章 認識鳥類
 晝行鳥

  林岩鷚
  金雕
  白鷺
  雲雀
  紅交嘴雀
  三趾鷸
  黑腹濱鷸
  扇尾沙錐
  白鶺鴒
  黃鶺鴒
  黑雁
  加拿大雁
  紅腹灰雀
  黃鵐
  黃道眉鵐
  普通鵟
  綠頭鴨
  紅額金翅雀
  青腳鷸
  紅腳鷸
  黃嘴山鴉
  寒鴉
  白鸛
  鳳頭百靈
  禿鼻烏鴉
  小嘴烏鴉和冠小嘴烏鴉
  大杜鵑
  白腰杓鷸
  紅嘴山鴉
  雀鷹
  紫翅椋鳥和純色椋鳥
  雉雞
  紅隼
  遊隼
  黑頂林鶯
  黑頭林鶯
  大紅鸛
  北方塘鵝
  骨頂雞
  紅頭潛鴨
  鳳頭潛鴨
  黑水雞
  松鴉
  斑鶲
  銀鷗
  小黑背鷗
  黃腿鷗
  大黑背鷗
  普通鸕鷀
  劍鴴
  鳳頭鸊鷉
  短趾旋木雀
  白眉歌鶇
  錫嘴雀
  蒼鷺
  牛背鷺
  草鷺
  白腹毛腳燕
  家燕
  戴勝
  岩雷鳥
  赤胸朱頂雀
  雨燕
  普通樓燕
  普通翠鳥
  烏鶇
  銀喉長尾山雀
  藍山雀
  大山雀
  冠山雀
  煤山雀
  沼澤山雀
  黑鳶
  家麻雀
  麻雀
  白背磯鶇
  黑頭鷗
  紅嘴鷗
  灰雁
  灰山鶉
  紅腿鷓鴣
  紅領綠鸚鵡
  大斑啄木鳥
  歐洲綠啄木鳥
  喜鵲
  歐鴿
  原鴿
  斑尾林鴿
  蒼頭燕雀
  燕雀
  楊柳鳴鳥
  嘰咋柳鶯
  戴菊
  普通戴菊
  歐亞鴝
  赭紅尾鴝
  綠翅鴨
  歐洲金絲雀
  茶腹䴓
  普通燕鷗
  翹鼻麻鴨
  黃雀
  紅翅旋壁雀
  歐斑鳩
  灰斑鳩
  穗鵖
  鷦鷯
  鳳頭麥雞
  西域兀鷲
  歐洲金翅雀
 夜行鳥
  縱紋腹小鴞
  灰林鴞
  倉鴞
  鷗夜鷹
  雕鴞
  長耳鴞
  
實用手冊
物種索引
總索引
圖片來源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145609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本書分類:> > >

 

 

...小屯村的驚人發現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北京有一個叫做王懿榮的人生了病,派人去藥店抓回幾付中藥,他在查看藥材的時候,發現了幾塊顯然是時代久遠的骨頭碎片。對照藥方,他知道這味中藥名叫龍骨。他在觀看這些骨頭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上面有一些好像很有規律的鍥刻痕跡,如果是別人,看看也就算了,但王懿榮是一位文字學家,這些刻痕引起了他高度的注意,他找藥材商詢問龍骨的來歷,但他們都不願透露,王懿榮只好去各大藥店收購,得到幾百片龜甲獸骨,他經過精心研究,確認這是一種尚不為人知的古老文字。 後來,金石學家羅振玉通過各種途徑,終於打聽到這些龍骨大多出在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於是他親自到小屯村發掘收購,使這些珍貴的甲骨被大量發現,而且得到很好的保護。經過此後的多次發掘,現在已經發現有十五萬片之多。小屯村原本是河南安陽洹河旁的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落,甲骨文的發現讓它一夜成名。經過專家的研究,這裡竟然是商代都城之一的所在地,這些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商人求神問卜的占卜文字,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商代歷史記錄,有非常高的史學價值。 不僅如此,這些文字雖然是用刀刻在堅硬的龜甲獸骨上,但卻是非常精美的書法作品。它不像後代用紙筆書寫的作品那樣整飭規範,但是,它的字型結構於平正中又錯落有致,對稱中不乏穿插避讓,章法上大小交互,行款參差不齊,具備了書法的一些基本要素,為後世書家所推重。 2.青銅器上的絕藝 在鐵器出現之前,人們廣泛使用的是青銅,這是一種銅與錫等的合金。鐵出現以後,在沒有煉成鋼之前,其使用價值也遠不如青銅。當時的人把青銅稱為美金,用來鑄造兵器;把鐵稱為惡金,用來鑄造農具。所以人們常常把商周時期稱為青銅時代。 青銅除了用來製造兵器以外,還廣泛地用在宗廟祭祀及日常生活中,大到重達數噸的鼎,小到食具、酒具等等,很多都是青銅製造的。這些鐘鼎彝器上,往往有非常精美的圖畫和文字。這種范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被稱為「金文」、「籀文」、「鐘鼎文」,區別於秦統一文字以後的小篆,又被稱為「大篆」。 金文雖然也不是用筆書寫的,但是,它是在軟坯上刻劃,然後再製成模具范鑄,比起用刀直接在堅硬的甲骨上刻劃要容易得多,無論是字型結構還是章法,都可以精心安排。它的筆劃比甲骨文粗壯,而且圓潤渾厚,轉折處不再是方折交叉,而變成圓轉的曲線。它的章法,也突破了甲骨狹小不平的限制,而從容大度,變化多端。可以說,它幾乎已經具備了後代書法的一切特點。比如著名的「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文字都極為精美。鄧以蟄在《書法之欣賞》中說:「鐘鼎彝器之款識銘詞,其書法之圓轉委婉,結體行次之疏密,雖有優劣,其優者使人如仰觀滿天星斗,精神四射。」這個評價十分精彩。 3.石鼓的遭遇 商周時期已經有石刻出現,比如傳為周穆王所書的〈檀山刻石〉,而成就最高的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個鼓形石上的文字,這些文字,是記述秦君遊獵之事的四言詩。 這十個鼓形石,被康有為稱為「中國第一古物」,而〈石鼓文〉則被他稱為「書家第一法則」。但如此神物,卻是命運多舛的。從先秦時被刻制好後,就在荒郊野嶺一睡千年,飽受風雨浸蝕之苦。唐初被發現後,雖然受到文人書家的歡呼,卻沒有改變它的命運,後來總算被遷到鳳翔的夫子廟。五代戰亂,石鼓又散失了。直到宋代司馬池到鳳翔做官,才又在民間把它們找回來,可惜其中一個已經被無知的鄉民削去上截,做了舂米的石臼。後來總算被向傳師把散失的一個也找到了,並把它們運到開封。南宋時,被金人劫到燕京(今北京)。元代被移到太學。抗日戰爭時,石鼓也隨大批文物南遷,現在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石鼓破壞嚴重,北宋歐陽修所錄已僅存四六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僅四六二字,今尚存兩百多字,其中一鼓已一字無存。 〈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從書法的角度看,〈石鼓文〉遒美異常,它兩端皆不出鋒,不像一些鐘鼎彝器銘文兩頭尖細,中腹較粗。字體已趨於方扁,於規整中得天真之趣。詩聖杜甫在詩中提到過它,韋應物、韓愈、蘇軾等大詩人都寫過〈石鼓歌〉來歌頌它。對〈石鼓文〉,似乎無論怎樣的讚美,無論怎樣的嘆賞,都不過分。〈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己風格的。 4.小篆極則秦刻石 在新建的咸陽到山東六國的寬闊的驛道上,一隊旌旗蔽空、甲冑鮮明的隊伍從咸陽出發,在新建的驛道上浩浩蕩蕩地向東行進,這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東巡山東六國舊地的鑾駕。這樣的東巡他一共搞了六次。當他站在泰山之顛,俯視茫茫中原大地,或是東臨碣石,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不禁胸膽開張,豪氣干雲,他要記下巍巍帝國的豐功偉績,要抒發胸中的豪強之氣,於是讓文人撰寫了歌頌大秦功德的詩文,命令他的丞相、大書法家李斯,用統一天下文字的標準書體小篆書寫,刻成巨大的石碑。他六次東巡,這樣的石碑他一共刻了七塊,分別立在泰山、碣石、之罘、會稽、嶧山、瑯琊等處(有一些碑是秦二世的時候才刻成立上的)。這些石碑,內容都是歌功頌德的文字,不足為訓,但是,其書法之精美卻是光耀千古、後世無及的。 春秋戰國時期,七國文字不同。秦統一中國以後,廢除六國文字,統一於標準的小篆,並讓李斯等人書寫範本,頒行天下。 李斯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十分光彩的人物,他陷害了自己的師兄韓非子,又與趙高一起協助二世從哥哥扶蘇手中奪取了皇位,但最後又受趙高讒害,被腰斬於咸陽東市,但是,他卻是歷史上第一位有真實的書跡留傳下來的書法大家。 這六處刻石的命運和石鼓差不多,比如著名的〈嶧山刻石〉。南北朝時期,後魏太武帝登嶧山,看到嶧山碑後,大不以為然,就命人將它推倒。但是,因為此碑的名氣太大,碑雖倒,前來椎拓的人仍然絡繹不絕,當地的鄉民不堪其擾,竟然架起野火,把碑焚毀了!幸好還有完整的拓本。唐人有木刻本傳世,但已經失去了原作的精神,這就是大詩人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所說的「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五代時期,徐鉉才據傳刻本重新刻石。 〈泰山刻石〉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據清道光八年(1828)〈泰安縣誌〉載,宋政和四年(1114)刻石在泰山頂玉女池上,可認讀的有一四六字,漫滅剝蝕了七十六字。明嘉靖年間,北京許某將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宮東廡,當時僅存二世詔書四行共二十九字,清乾隆五年(1740),祠遇火災,刻石就不見了。直到嘉慶二十年(1815),蔣因培才從池中搜得,已斷為二,僅存十字。宣統時修了亭子保護它,已經僅存九個字了。現在,立於山東泰安岱廟。 〈泰山刻石〉等是用標準的小篆書寫的。小篆的結構是高度對稱均衡的,字型略為修長。它沒有了大篆那種剛猛的武士氣慨、隨意的自由精神,而是內斂的、含蓄的,是一種帶有陰柔之氣的美,因此,它也很容易板滯。但是,〈泰山刻石〉等秦刻石卻絕無這些毛病。它在整飭中顯示出靈動,在對稱中蘊含著飄逸。如仙子臨風,儀態萬方;如名士風流,倜儻瀟灑。李斯小篆的這種整飭的秀美,後世書家幾乎難以企及。 應該說,在我國書法史上,小篆是第一個成熟的書體,李斯是第一位成熟的書法家,而以〈泰山刻石〉為代表的秦刻石群,則是第一個最成熟的書法作品。 甲骨文瘦硬奇崛的古樸之味,金文莊重威嚴的雄渾之氣,是先秦巫覡文化、尚武精神和哲理思維的產物,而小篆的整飭對稱,一絲不茍,則是秦王朝大一統精神的表現。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3m2kn3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0181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二水打嗝改善中醫診所大村昏眩改善中醫診所芳苑口內疼痛中醫推薦溪州強迫症治療中醫
福興注意力不集中治療中醫 埔里四肢麻痺改善中醫診所 大家都推薦這間草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竹山鎮白天沒精神治療中醫 社頭白天沒精神改善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南投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永靖腎臟功能異常治療中醫 埤頭記憶力減退中醫推薦 網路評比不錯的鹿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建國科大附近推薦長期頭暈看什麼科 二林情緒緊張治療中醫 大家都推薦這間南投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hn7yvcj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